欢迎登陆宣鼎陕经
   
熊晓鸽:怎样拿到他的钱?(一)
2009-04-18 20:52:09 来源: 浏览:217
熊晓鸽简介:

       9.jpg

 被誉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中国信息的使者”的熊晓鸽先生,出生于湖南湘潭市,做过4 年电工;198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外语系;1984年,在机电部任翻译和英语教师的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国际英语写作专业研究生;1986年秋天,他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时,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底,获得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后,进入费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担任了《电子导报》亚洲版的主任编辑。1991年秋,荣获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美华协会“99最佳新闻报道奖”和“留美最杰出青年”称号。1993年,他代表 IDG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熊哓鸽亲自担任总经理;同年,与广东银行合作,成立另一家技术合资公司。1998年,代表 IDG集团策划与国家科技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在今后七年内向中国的技术产业提供十亿美元的创业基金

过去几年随着一家又一家技术型公司的上市和投资“选秀”节目《赢在中国》的热播,怎样获得风险投资,从熊晓鸽手中获得投资成为众多年轻人的理想。

  如果你熟悉一个人的经历,你就更容易知道他的取舍。

  77级大学生

  熊晓鸽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

  熊晓鸽的青少年时代恰逢文革,他的父亲从部队转业后在当地钢厂担任干部,经过父亲的安排,1973年,熊晓鸽到工厂当了一名电工。

  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在自学中的熊晓鸽顺利考上湖南大学。他报考的是当时颇为热门的工业自控专业,不过此时学校正在招募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学生以成立英语专业,熊晓鸽被选上。

  77年高考入取率是4.8%,熊晓鸽事后总结,这意味政府会给你安排一份好工作,1981年,大学毕业后熊晓鸽第一次报考研究生没有通过,随后被分配到机电部担任翻译和英语教师。

  在湖南大学上学期间,熊晓鸽有一篇文章在《湖南日报》头版发表,内容为美国外教教他们学习英文,这激发了他最初对记者工作的兴趣。1984年,他以全国统考总分第三名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的研究生。

  当时熊晓鸽就读的这个班是由新华社出资,其目的就在于定向培养记者。熊晓鸽因为曾经是军人的父亲的影响,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战地记者。1986年,整个上半年,熊晓鸽都在新华社中东非洲组实习。

  在就读研究生期间,熊晓鸽与学校的数名外教相处融洽。其中一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外教建议熊晓鸽去美国学习新闻。他认为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员仍然有需要向外界学习的地方,熊晓鸽先是有些犹豫,既然他的职业生涯已经颇为明确,随着对外界了解的增加,最后“顿悟”,决定接受老师的这个建议。

  熊晓鸽无疑是赶上了赴美留学的好时间,在提供美国老师的推荐信,及十篇在《中国日报》发表的英文文章之后,很快就获得波士顿大学传播系的录取通知书,并且大学提供全额奖学金。

  作为一个花絮,当时的熊晓鸽并不知道,赴美留学需要考托福,否则就不能获得赴美签证申请表,当然这对英语专业人士来说不构成什么问题,熊晓鸽准备了两周,考了617分,顺利通过。

  熊晓鸽清理了他在北京的财产,买了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和一些他以为用得着的生活用品,当时人们的收入还不高,而美元却颇不便宜,同早期赴美的中国留学生一样,在忙完这一些之后,熊晓鸽就只剩38美元了。

  在父亲的挥手送别下,这个原本生活已经稳定下来的中国年轻人带着38美元来到了美国。

  一个湖南人在美国

  让熊晓鸽记忆深刻的是他在美国的头两天,在抵达美国之后,熊晓鸽的担保人,也就是那位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将他送到学校的临时宿舍,在为其支付了两个晚上计44美元费用之后,塞给他100美元,告诉熊晓鸽,把账单寄给他,他来付钱。

  第二天,熊晓鸽去学校报到,找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每月可以赚375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四人合租的房子,每月只需要100美元,搬家的时候又找到了一份组装自行车的工作。熊晓鸽给担保人打电话,告诉他不再需要代为支付账单了,担保人说:“我们全家都为你骄傲!”

  经济上的压力仍然存在,虽然波士顿大学传播系的课程为两年,但是熊晓鸽只有一年的奖学金。除了加倍的学业之外,熊晓鸽还要不断打工获得一些收入。最终熊晓鸽用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所有的学分,并且撰写了论文,获得硕士学位。熊晓鸽事后总结:外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件骄傲的事情,但他只是觉得压力。

硕士毕业后,波士顿大学给予熊晓鸽攻读博士的奖学金。但不久熊晓鸽又收到了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的奖学金,该学院为塔弗茨大学与哈佛大学合办,于是转学至弗莱彻学院,攻读国际经济与商理博士学位。

  熊晓鸽之后的职业生涯受到了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的肯定,1998年,学院授予熊晓鸽“杰出校友”称号。表彰他在新闻出版领域内的成就,称赞他是专业领域内的一位杰出的代表。一同获奖的还有007系列影片《明日帝国》的剧作人布鲁斯-费尔斯坦,美国有线电视HBO台副总裁乔-玻尔。

  在攻读博士期间,其导师的朋友创办了一份面向中国的电子类刊物,需要一名既懂电子又懂新闻的人,熊晓鸽去应征,顺利被卡纳斯集团聘用。本来打算是课余兼职,但是最后在《电子导报》一干就干了三年。因为半工半读,一直没有完成博士论文。

  在《电子导报》工作期间,恰逢时任中信集团董事长的荣毅仁访问美国,在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演讲,而《电子导报》是晚宴的赞助商。当晚来了很多业内人士,包括IDG创办人麦戈文。

  席间麦戈文对荣毅仁谈起了他的《计算机世界》,麦戈文让熊晓鸽帮助翻译一下,这样熊晓鸽就认识了他以后的老板麦戈文。

  [麦戈文与IDG]

  急速发展的信息产业在催生苹果、微软这样的行业巨头的同时,产业本身也产生了对市场资讯的大量需求。

  1964年麦戈文以5000美元创办了一家计算机市场研究公司,即国际数据公司(IDC),三年后,国际数据集团公司(IDG)成立。

  麦戈文对中国市场情有独衷。他是第一位和中国大陆建立合作出版事业的西方人。1980年他与第四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电子工业部合资成立了中国计算机世界出版服务公司,随后出版了《计算机世界》周报。

  2000年2月28日,麦戈文向其母校麻省理工学院捐款3.5亿美元,这也是美国历史上个人向大学提供的最大一笔捐款。麦戈文应该是美国大公司高层领导人中拜访中国次数最多的企业家。就在前不久,第102次来到中国的麦戈文当选为2007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1991年,熊晓鸽获得了绿卡,这个时候他所在的《电子导报》已经停刊,卡纳斯集团觉得基于当时的环境在中国发展刊物比较难,希望熊晓鸽在香港和台湾工作,而熊晓鸽仍然希望同国内有更多联系,这样他就尝试联系了麦戈文。

  一谈之下,两人颇为投缘。当年的11月6号,熊晓鸽正式入职IDG。入职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把国内当时的《国际电子报》合并到《计算机世界》。麦戈文对熊晓鸽的办事方式较为满意,当时麦戈文正在考察亚太地区市场,于是让熊晓鸽陪同考察。

  一路中,两人交换了各自对新兴市场的看法。当时IDG亚太地区业务分别有两位经理人打理,其中一个是香港人,常驻香港,负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另一个是美国人,常驻台湾,负责整个亚太区。麦戈文提出,三个人共同拿出一份报告。

  恰逢年末,圣诞节前夕,两位经理人都去度假了,而熊晓鸽则努力完成了这份报告。这样,麦戈文决定任命熊晓鸽为亚太区主任,后来则扶正为亚太区总裁。

  就这一段戏剧性的经历,熊晓鸽事后在接受新浪访谈的时候回忆:“完了一想,我说虽然我的报告采用了,我想看看人家的,我说麦先生你把他们俩的报告给我看看,他说他俩都没交,说他们要去度假,很忙,所以你就照你的做吧,他们俩另外安排工作,所以后来美国驻台湾的地方也撤回去了,后来他也离开公司了,另外一个香港的总经理,他后来移民到加拿大去了,没有听过他们怎么样说我不好,因为他们大概也没什么办法,因为给了他一个机会,他们俩都不写,那就不能怪我。”

 

  IdgVC之赢在中国

  1993年,熊晓鸽代表IDG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太平洋技术风险投资(中国)基金”,后更名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熊晓鸽任总经理。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和讯网(010-856509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1998年10月27日IDG与科技部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未来7年时间在中国建立运营一笔风险投资基金以扶持中小科技企业。事后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熊晓鸽说:“这与其说是lDG在海外做的最大一笔投资,不如说是麦戈文商业生涯中最大的一个赌注。”

  当时国内对风险投资这个概念缺乏了解,相信那一时期,熊晓鸽面对过足够多困惑的目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这种投资局限于特定区域,或者是特定开发区,否则就不可能提供相应优惠措施。合资企业只有外方占股超过25%,才可享受到政策优惠。IDG是同地方政府合作的,并且风险投资倾向于小额占股,这样最终很难在合资企业拥有超过25%的股份。

  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熊晓鸽本人并没有从事过风险投资行业,他对风险投资的认识来源于在美国从事记者期间对相关人士的采访。2007年2月熊晓鸽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回忆说:“感觉这就是个不靠谱的事情。”

  [猴子称大王]

  根据熊晓鸽本人提供的数字,IDG的第一支基金是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为止,年均回报率为36%。第二支基金是从1999年开始,回报率超过了40%。

  IDG已经投资了200多家公司,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一半以上的公司,IDG在不同阶段介入过。IDG投资过的企业包括腾讯、百度、搜狐、搜房、金蝶、当当、3721、易趣,在逐渐兴起的Web2.0项目中,IDG投资了土豆、讯雷、中搜。

  在所谓TMT领域,可能唯一具有高知名度,但是IDG又没有介入的就是阿里巴巴了。熊晓鸽事后解释,马云最初获得的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由高盛牵头在硅谷敲定的,随后软银开始大量投资。他始终无缘介入。

  IDG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成功的理由很简单,用熊晓鸽的话说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在这一过程中,融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在其他海外机构仍然处于观望时,IDG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介入了这一领域。

  由于中国本来就没有风险投资的历史,虽然IDG团队大都为半路出家,但可能正因为如此,随着时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更贴近市场现实的评估标准。另一方面,随着IDG投资项目的增加,形成了“规模”优势,具体一个项目涉及的相关企业,可能正是IDG注资的公司,一方面资讯更为充分,另一方面IDG可以从中牵线搭桥推动企业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被看好,风险投资领域本身竞争激烈。IDG开始由幕后转向台前,正在热播的创业类选秀节目《赢在中国》,整个制作费用为3000万元,由三家合作方分担,IDG提供了其中1000万元。熊晓鸽开始被广为人知。

  怎样拿到熊晓鸽们的钱

  从网站留言看,最初的一段时间熊晓鸽在《赢在中国》中的表现,很是让一些受众不适应,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提问时刁钻、刻薄,还经常不留情面地打断选手的回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那斜勾勾看人的目光。”

  这引伸出一个问题,熊晓鸽们取舍投资项目的关键是什么?

  实际上中国风险投资的成功率非常之高,高到不能对应“风险投资”这个名词。印象上,风险投资可能投10个项目,能够成功1个。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要高得多,熊晓鸽认为这个数字就IDG来说正好相反,也就是投资10个项目,5个都成功了,熊晓鸽认为IDG只有12%的项目属于失败。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规模大、增长快、成本低。作为TMT产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这一块,目前上海工程师的薪酬仍然只有硅谷的1/10。

 

  除上述的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经济体现了后发优势,许多商业模式都在成熟市场得到了很好的检验,相应中国的企业存在拷贝的机会。几乎每一家中国创新企业都有其海外原型,百度与谷歌、搜狐与雅虎、当当与亚马逊,更不用说Web2.0企业了。

  阿里巴巴旗下的产品也是有其原型的,只是大家相对陌生一些,中国供应商实际上是展会推广服务,环球资源网在很早之前就在提供类似服务,而诚信通的买家互评机制也是借鉴了eBay在C2C上的做法。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和讯网(010-85650997)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与此对应,国内的风险投资商会更倾向于拷贝型的业务,而不是基于本地市场的业务创新。虽然也有例外,比如分众传媒。创新没有受到资本更多的鼓励。

  [所谓执行力]

  就根本来说,风险投资是要求相对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回报的融资方式。

  风险投资商会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首先是执行人的背景,这意味他可能推动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则是从项目的可操作性着眼。

  IDG是《时尚》的合作伙伴,媒体在中国仍然是高壁垒的行业,至少,获得刊号非常困难。《时尚》创办人吴泓通过努力获得其主管部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主管部门不但在最初的时候支持吴泓创办《时尚》,并且在2000年把《中外饭店》和《中国旅游导报》划转由《时尚》杂志社主办。《中外饭店》改为《时尚家居》重新出版,《中国旅游导报》则改为《时尚健康》。

  而IDG投资的搜房网,其创办人莫天全之前担任过道琼斯Teleres亚洲及中国董事总经理,道琼斯Teleres是美国最大的互联网房地产资讯服务商,实际上莫天全参与道琼斯Teleres发展的最初阶段。

  另一方面,所从事的业务越直观,越简单越好,这意味可操作性。搜房网的业务模式很简单,足够的流量推动在线广告收入的增长。而中国房地产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看好。或者换一个角度,就《时尚》而言,其从业人员需要足够多的技能,但是并不像财经内容那么困难。

  为什么一段时间网站都倾向于“娱乐化”,这可能不是网站管理层的认识,体现的是投资者的要求。娱乐服务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对员工没有特殊的要求,增长的流量推动在线广告收入的增长,既然在线广告市场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当然,今天的问题是,太多人主意想到一块去了。

  最忌讳的是一个模糊的目标,如果一项业务推动得不顺利,那么风险投资商至少还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一个难以评估的结果,会让投资者无所适从。

  随着《赢在中国》节目演绎到第三季,唯一不变的评委熊晓鸽在镜头前更加自如,但是海选式的筛选机制,是否能够寻觅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仍然有待案例证明。

  时尚熊晓鸽

  2006年9月30日,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在第四届“Bazaar明星慈善夜”慈善拍卖活动现场,熊晓鸽以99999元竞得Fendi B手袋一个,这无疑是一个女用手袋,不知道他事后打算如何处理。

  2007年12月8日,熊晓鸽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认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2006年出生的一对双胞胎大熊猫,并将其命名为“乐山”和“乐水”。这应该定义为一个慈善行为,但是也有浓浓的时尚意味。

  我们知道,IDG是《时尚》的合作伙伴,1997年IDG和《时尚》合资成立了时之尚广告公司,但是IDG并没有时尚媒体资源,后来经IDG的介绍,《时尚》购买了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旗下的Cosmopolitan和Esquire的版权。

  熊晓鸽对“时尚”的兴趣有逐渐增强的倾向。2006年8月,IDG联手《时尚》推出了时尚网站Yoka..com,熊晓鸽亲自担任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这家网站上汇集了《时尚》旗下众多刊物的电子版,只是时间上稍微滞后一些。

  熊晓鸽解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客户对于高端时尚品的追求欲望将更加强烈。而Yoka..com专注于为高端品牌、高端人群提供服务,契合了当前国人追求时尚的趋势,对应了国际一线品牌对中国进行渗透的需求。

  或者有兴趣方面的原因,但是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他对趋势的理解,中国社会正在迅速的中产化,以往赢得中国市场的关键始终在于价格,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同技术型产品不同,基于品牌形成的消费偏好能够实现长期的溢价。

  结语

  有时候猛然间会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变化实在是过于迅速,要很努力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熊晓鸽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努力赶上了

Tags:熊晓鸽 怎样 拿到 责任编辑:gulantianxie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投稿】【收藏】 【举报投诉】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此物曾经是皇家贡品,如今却假货遍地,你可能也买到了假货 下一篇阿飞的财富之旅Chinaz.com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泾阳茯茶 精品黑茶陕西特产手筑金花茶